工作兼職刷單為由詐騙
刷單詐騙是一種常見的網路詐騙手段。犯罪者通常以提供兼職工作的名義來接近受害者,並承諾簡單的工作任務和有誘惑力的返傭機制。這一手法旨在利用人們內心的懶惰和貪婪。以下是慣用手法:
1. 招募宣傳:犯罪者透過社群媒體、招聘網站、微信、QQ 等發布虛假招聘廣告,聲稱招募兼職人員進行刷單工作,通常宣稱工作輕鬆、靈活和收入豐厚。
2. 假面試:詐騙分子進行虛假的線上面試,以製造合法的工作氛圍,給人正規招募的感覺。
3. 要求付費:一旦被錄用,詐騙分子通常會要求受害者支付 「入職費用」 、「訓練費用」 、「刷單墊付」 或其他費用,以獲取受害者的個人資訊和金錢。
4. 刷單操作:受害者被要求在指定的平台上進行刷單操作以賺取工資或收益,刷單通常是虛假的交易。
5. 詐騙手法:犯罪者提供 「隨機」 空頭獎勵,例如刷單墊付可以增加返傭的倍數等,吸引受害者投入更多的錢。一旦用戶支付費用,他們通常會要求用戶投入更多或支付所得稅才可提幣,而投入的錢再也無法贖回。 為了避免成為受害者,應保持警惕,謹慎對待不明來源的兼職招聘信息,不輕信需要支付費用的招聘,避免參與不合理返傭的項目。遇到可疑情況,應及時報警並向相關部門檢舉。
投資類詐騙、提幣至詐騙平台
犯罪者通常以高回報為誘餌接近受害者,詐騙分子的套路通常分為四個步驟:尋找目標、獲得信任和誘導投資和收網跑路。以下是投資型詐騙的慣用手法:
1. 假投資平台:騙子創造看似正規的虛擬貨幣投資平台,聲稱提供高額回報,並具有專業設計和吸引人的使用者介面。
2. 誇大回報:騙子透過社群媒體、電子郵件或網路廣告宣傳虛假的投資機會,並誇大潛在的回報,吸引投資者。
3. 情感誘惑:騙子利用親情、友誼、愛情等情感因素,降低受害者的警覺心,增加其信任度。
4. 強制性交易:一旦受害者註冊並向平台轉帳資金,騙子會強迫或誘導他們進行更多的交易,使其陷得更深,難以撤回資金。
5. 虛假交易記錄:騙子提供虛假的交易記錄或帳戶截圖,使受害者相信他們的投資在增值
6. 提取資金困難:當受害者試圖提取資金時,騙子可能會阻止或拖延資金提取,一旦獲得足夠資金或感到被曝光風險,騙子可能會關閉平台並消失。 為了預防虛擬貨幣投資類詐騙,投資者應保持謹慎,驗證投資平台的合法性,警惕過高回報的承諾,不隨意向不可信的平台轉賬,並在任何投資之前進行充分的研究。
行銷活動詐騙
行銷活動詐騙是一種常見的詐欺手段,犯罪分子利用人們對於獎品和優惠的追求,引誘受害者參與並騙取其個人資訊或資金。以下是行銷活動詐騙的慣用手法:
1. 引人參與:犯罪者透過各種方式,如電子郵件、簡訊、社群媒體或電話等,向受害者發布誘人的行銷活動訊息,如抽獎、促銷或限時優惠等。
2. 虛假獎品或優惠:犯罪分子會宣稱受害者贏得了大獎、獲得了獨特的優惠或享有其他吸引人的權益,以引起受害者的興趣和參與。
3. 索取個人資訊:在受害者被宣稱獲獎或享有優惠後,犯罪者可能會要求其提供個人資訊,如姓名、郵箱、手機號碼、銀行帳戶資訊或數位資產帳戶資訊等。
4. 支付費用或稅金:犯罪者會以獲得獎品或優惠的名義,要求受害者註冊數位資產交易所帳戶,用於支付一定費用或所謂的稅金或手續費。
5. 虛假驗證:犯罪者可能會模仿正規機構,發送虛假的驗證郵件或電話,使受害者相信他們需要支付一定費用或提供更多個人資訊才能獲得獎品或優惠。
6. 獎品不存在:最終,犯罪者會在受害者支付完費用後消失,導致受害者遭受經濟損失。 為了防止行銷活動詐騙,個人應保持警覺,謹慎對待不明來源的活動邀請,不隨意提供個人訊息,避免支付任何費用,特別是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在懷疑情況時,應主動與相關機構或公司聯繫以確認活動的真實性。
冒充官方、司法或朋友等人員詐騙
冒充詐騙是一種常見的詐騙手段,詐騙分子會冒充官方、司法、朋友等人員,透過各種方式與受害者接觸,並騙取受害者的財產。以下是這種詐騙的慣用手法:
1. 冒充官方或司法機構: 騙子可能會透過電話、簡訊或社群媒體等方式,冒充政府官員、法律執行人員或其他官方機構的代表,聲稱受害者涉及違法活動,需要立即採取行動。
2. 虛假警告和威脅: 騙子以虛假的警告和威脅嚇唬受害者,聲稱如果不立即合作,他們將面臨嚴重的後果,如帳戶凍結、資產被沒收等。
3. 提供虛假資訊: 騙子可能會提供看似官方的文書、證明文件或案件訊息,以增加他們的可信度。
4. 要求支付罰款或保釋金: 冒充官方或司法人員的騙子通常要求受害者支付罰款或保釋金,聲稱這是避免法律後果的唯一方法。
5. 指定數位資產支付: 騙子可能要求受害者使用數位資產進行支付,以便迅速、匿名地獲取資金,同時使得追蹤更為困難。
6. 社交工程和冒充朋友: 騙子可能會透過社群媒體等途徑獲取受害者的個人訊息,然後冒充受害者的朋友或親近的人,提出緊急需求,並請求數位資產的援助。 為了防止被冒充詐騙,個人應保持警覺,謹慎對待未經驗證的通訊,不輕信突然而來的警告或緊急情況,避免隨意支付數位資產,特別是在未經仔細確認的情況下。在懷疑情況時,應透過獨立的管道聯繫相關機構或朋友以確認資訊的真實性。
私下購買數位資產或商品被騙
私下購買數位資產時,騙子可能會利用低價誘餌、虛假資訊和非正規支付方式等手段進行詐騙。本文將解析這些詐騙手法,以提高消費者的警覺性和認知,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
1. 低價誘騙: 騙子透過社群媒體、網路廣告等途徑,發布遠低於市價的數位資產或商品(如加油卡、遊戲卡等)訊息,吸引潛在受害者。
2. 假資訊: 騙子可能會虛構交易背景、數位資產詳情或提供虛假證明文件,以欺騙受害者相信交易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3. 非正規支付方式: 詐騙者要求使用如轉帳、虛擬貨幣等難以追蹤的支付方式,以便快速收款並減少被追蹤的風險。
4. 虛假網站或平台: 騙子創建與真實品牌或購物平台相似的虛假網站,以提高自己的信譽度。
5. 緊迫感操縱: 騙子透過強調數位資產或商品(如加油卡、遊戲卡等)的緊急性或優惠的時效性,促使受害者迅速決策,不仔細核實資訊。
6. 收貨風險: 一旦受害者付款,可能收到次品、劣質數位資產或根本未收到數位資產,難以維權。 為了避免成為私下購買數位資產詐騙的受害者,消費者應保持警覺,並盡量使用正規交易平台進行交易。在購物前應進行充分的研究,驗證網站和商家的真實性,謹慎對待不明來源的低價數字資產信息,避免使用非正規的支付方式。若遇到可疑情況,應及時報警並向相關部門檢舉。
- 案例一:「搬磚套利」 等詐騙項目
騙子透過曬單炫耀高額收益,打造投資大師人設,或透過網路戀愛/交友的方式騙取信任,引導用戶到指定平台投資,最終用戶無法提幣/提現。 此外,騙子還可能利用假冒的官方挖礦等活動,誘導用戶參加,在前期讓用戶獲得一些收益,引誘用戶繼續投入更多本金甚至邀請好友加入,最後調取合約,轉走帳號內的所有本金與收益,造成用戶資金損失。
- 案例二:冒充投資理財專家
騙子假借 “智能合約自動返還高額收益”、“增量生息”、“搬磚套利” 等說辭,誘導用戶將 ETH 轉入某個錢包中,並承諾會按照比例給用戶轉USDT 。實際上,騙子轉帳的資產並非真實的USDT ,用戶一旦提幣到詐騙地址將永久失去該部分資產。
如何防範?
1. 謹慎辨別如高額回報、大師帶單、套利、生息、置換、增量、挖礦等各種利誘訊息,避免將數位資產提及未知平台。
2. 遇到主動私聊介紹項目或發送不明文件、連結的情況請提高警惕,請勿輕易點擊。
3. 私下交易的安全無法保障且通常多為詐騙,請盡量選擇在官方交易平台操作。
4. 請勿輕易相信陌生私聊訊息,尤其是遇到自稱官方客服或營運人員的私聊時,請透過高方標識甄別,提高警覺! VOOX不會要求您進行任何買賣幣 / 提幣 / 轉帳等資產轉移操作;任何宣稱VOOX合作方或以VOOX官方人員身分引導資產轉移或引導投資的,均涉嫌詐騙。
5. 涉及任何帳戶資產安全資訊時,切勿進行螢幕分享、拍照截圖發送等操作,提高警覺。
免責聲明
本文章/部落格/公告僅供參考。本文無意提供 (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 (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位資產的要約或招攬; (iii)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持有的數位資產(包括穩定幣和 NFTs)涉及高風險,可能會大幅波動。您應該根據您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位資產是否適合您。有關您的具體情況,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投資專業人士。請您自行負責了解並遵守當地有關適用的法律和法規。
評論
0 條評論
文章評論已關閉。